3/16/2013
與其說愛遊行,喜愛拍照也是原因之1。往年聖派翠克節遊行都在非假日,所以一直無緣前往。今年遊行訂於3月16日週六,剛好也說服c一同前往。其實聖派翠克節是3月17日,今年因為3/17逢週日教堂彌撒,因此提早一天舉行。
紐約的聖派翠克節遊行是全世界最大的聖派翠克節遊行,此遊行最早於西元1762年舉行,比美國獨立還早4年。
有趣的是全世界前20大的聖派翠克遊行,有18個在美國境內。
有朋友問遊行照片都拍的蠻清楚的,其實沒訣竅,提早抵達目的地才是王道。當天早早出門到紐約吃早餐,餐後即往遊行處前進。出遊常發生小意外,此次也不例外, 又是GPS報錯路。加上紐約的單行道和塞車,多繞了30分鐘才停好車。C也是如往常一般塞車必暴跳如雷。
今年遊行由第5大道和44街交叉口往北到終點的第5大道和79街口。雖然天氣攝氏零度很冷,但人潮依舊眾多,等侯期間旁邊1老太太和孫子請c幫他們佔位子,說約10分鐘回來,卻始終不見人影。
等侯期間不算太無聊,觀眾裝拌可愛討喜不比遊行者差,不時還有路人的餘興節目可觀賞。總之,試著放開心胸,享受無事可作的等侯。
遊行於早上11點開始,歷時共6個多小時,約5點多終點才結束。我們3點半離開。另外約1點時開始下大雪一直下到晚上,觀賞雪中遊行別有一番風味。不過事後我們有點凍僵,取車前先到咖啡店小憩回暖。
遊行真的很棒,但大體上遊行團體就2類:
Pipe & Drum (愛爾蘭笛鼓樂隊) 和Marching band (高中/大學鼓號樂隊) 。預估共觀賞了約20組愛爾蘭笛鼓樂隊及20組高中/大學鼓號樂隊。雖然各團體造型不同,但相似度頗高。
最特別應該是加拿大皇家騎兵也到紐約來參與遊行。
觀後心得,很推薦有機會千萬不要錯過,不過我們可能不會每年參與。
聖派翠克節的由來:
Saint Patrick 據稱生於西元4世紀, 16歲時被抓去當奴隸,6年後逃出後回到愛爾蘭宣教。其將基督精神發揚光大而被稱為愛爾蘭的守護神。
Saint Patrick藉三葉酢槳草(Shamrock)來宣闡三聖合一教義,並時常將酢槳草別在道袍上。酢槳草因此成為St. Patrick's Day的象徵,每年一到聖派翠克節,處處一片綠油油。
St. Patrick在西元460年的3月17日去世,從此,愛爾蘭人於每年3月17日慶祝St. Patrick's Day (聖派翠克節)以茲紀念St. Patrick。
St. Patrick傳道時將蛇逐出愛爾蘭之外事蹟被廣為流傳,儘管此說可能只是神話傳說,愛爾蘭因地形氣侯關係,蛇無法上島生存。
除了綠色的三葉酢槳草是愛爾蘭象徵,綠衣綠帽小妖精(Leprechaun) 傳說也頗吸引人,據說抓到Leprechaun將被賜予3個願望。